【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北京的城镇化水平早已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其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着成绩。然而,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依然存在活动场地缺失、服务队伍不完善、服务内容与形式有待创新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以民为本、开拓创新是加强北京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活动场地建设与使用、建立多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开拓公共文化服务新思路是进一步推进首都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 文化建设 场地 队伍 创新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同时,十八大报告对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五位一体”——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可见,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如何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也成为首都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保障活动场地、加强队伍建设、开拓公共文化新思路是推进首都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文化工作者应该努力完成的工作任务。
一、文化建设之于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城镇化进程、丰富城市内涵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作用。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几乎涵盖了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文化作为资源甚至一种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我国很多地区也早已将文化建设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可计数的文化资源。同时,随着国人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文化活动的形式更是不断多元化。丰富资源与多样化活动形式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二者相辅相成,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丰富的文化资源体现城市文化底蕴,是城镇化进程得以发展的宝贵资源。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文化建设的惊人发展速度与巨大潜力不容小觑。京剧、皇家园林、胡同等文化资源,早已作为北京的文化名片为世界所认知,由此带动了旅游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也起到了巨大而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形式是推动城镇化进程、实现文化均等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乡镇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特别是北京地区,城乡之间的界限早已不再那么分明,乡镇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绝不低于所谓的城区市民。文化广场、擂台赛、主题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正是满足乡镇居民文化需求、实现城乡文化均等的重要途径。
二、北京市城镇化进程现状及其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北京市城镇化进程现状
从发展阶段而言,北京总体上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截止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0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41万人,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79.5%增长至86%,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80%—90%的水平,预计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9%。从类型来看,北京市迁移型城镇化速度大大高于本土型城镇化。2004—2011年,城镇户籍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2.7万人,而全市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79万人,本市户籍城镇人口的增加只占全市城镇人口增加的29%。可见,外来人口是北京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本土型城镇化力度明显不足,这也使得北京的城镇化进程变得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此外,由于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其城镇化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北京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上述数据体现出北京为城镇化进程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也反映了喜人的工作成绩。然而,首都在城镇化进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文化建设方面的困难,仍有需要改进与提高的地方。
1、公共文化活动场地缺失
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北京各个区县乡镇土地资源再分配的现象非常普遍,以海淀区为例,西北旺镇、苏家坨镇、四季青镇等7个镇均有拆迁项目正在进行,很多农民搬进社区住上了楼房。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上学、看病、就业等方面有了保障固然是好事,但原有居住、生活格局被重组,导致用于文化活动的场地大大缩水。以西北旺镇小牛坊社区为例,作为镇域首个回迁项目,该社区2006年就完成了部分村民的搬迁入住,然而不仅原有农村文化大院变成了面积不足二百平方米的迷你广场,所有室内文化活动用房至今均未交付使用,且直至2013年8月中旬,居委会才在镇政府的大力协助下看到设计图纸,才明确文化活动用房的位置及面积。
经调研,小牛坊社区的情况还算是好的,很多居委会根本见不到社区规划图纸,在其规划建设过程中严重缺乏话语权。此外,由于拆迁上楼,原有农村文化大院不复存在,新社区室内文化活动用房面积严重缩水,室外活动场地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上述情况导致舞蹈队、腰鼓队、合唱队等基层文艺团队丧失活动场地,有些队伍甚至只能在社区门口的马路边上排练。
社区中是否有文化活动专用场地,场地的面积能否得到保障,开发商可否在经济利益面前满足居民的基本文化场地需求,这些问题都需要体制的监管,需要由专人督导。
2、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仍需完善
一方面,由于编制、经费等问题,一些文化站、文化大院的文化专干是从本村文艺爱好者中筛选出来的,他们不仅只能得到社区所给予的少量补助,还要集组织策划、辅导培训等职责于一身,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虽然这些文化辅导员有着一腔热血,但缺乏专业训练与学习,精力与水平多少有些不足,因此,每年只是组织秧歌队、锣鼓队、舞蹈队等本村文艺团队开展常规性活动,即使组织文艺演出,多半也是配合上级工作安排。很多社区不仅缺乏自有文艺骨干,更基于经费有限等因素,无法聘请专业老师开展辅导培训。
另一方面,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比例分别为53.8%和34.0%。由此可见,出于住房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近千万的常住外来人口与逐年攀升的流动人口大多聚集在乡镇等非核心区,这也就为急需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造成了巨大压力,为首都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与挑战。
3、公共文化服务有待创新
相比一些老边穷地区,北京市乡镇居民早已脱离不通水电的艰苦环境,很多农民依托首都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盖起了小洋楼、住进了现代化社区,失去耕地的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为突出。因此,首都文化工作者需要重新审视乡镇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然而,目前来讲,北京市很多区县在思想上仍然存在误区,依旧普遍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就是为群众送演出,将群众文化简单地等同于群众活动,依然单纯地采用“星火工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流动电影放映车”等全国通用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首都乡镇居民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其物质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精神文化需求也有了更为具体的表现。早已不能单纯地满足于被动接受公共文化服务,他们渴望创作反映自身生活状态、宣泄自我情感的文艺作品,渴望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提高编演水平。如何激发群众的艺术创作热情,使其原创作品在质量上有进一步的提高,是首都文化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加强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为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切实保证乡镇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城乡文化均等,笔者认为,北京市需要从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活动场地建设与使用、建立多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开拓公共文化服务新思路三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乡镇居民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才能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力量。
(一) 以民为本,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活动场地建设与使用
1、完善功能定位,进一步利用现有大型文化设施
全国许多城市将建设大型文化基础设施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切入点,太原市投资近20亿打造“文化岛”、武汉市投资21亿构建琴台大剧院和琴台音乐厅。然而基于寸土寸金的严峻形势,单独一个国家大剧院的造价就超过30亿。现阶段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北京核心城区打造大型文化场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已不再是巨额费用,而是空置地块多数都用于开发写字楼、购物中心、商品房等,很难划拨用于文化设施建设。
基于上述情况,相关部门应将目光投向现有大型文化设施,包括各区县文化馆、剧场、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完善功能定位,进一步发掘其使用潜力。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造现有场馆,将利用率低、年久失修的教室、排练厅、演播厅等功能用房翻新,采用移动舞台、折叠座椅等手段,力争达到“一室多用”。以演播厅为例,由于灯光、背景等方面的要求,演播厅的挑高要远远超过常规建筑标准。如果将传统演播厅的舞台、座椅改造成可移动式的,其功能定位将扩展到舞蹈排练、互动式话剧演出、T台秀等多个方面,切实提高了使用率。另一方面,从政策上鼓励商业文化场所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各区县可成立演出联盟,与各大剧场、剧院签订合作协议,使其加入首都公共文化事业当中,通过强强联手,实现互惠互赢。相关部门对积极参与公益文化活动的商业场所予以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而相关场所则通过提供低价票、降低场地费用等方式开展惠民活动,使普通市民、来京创业者等能够看得起演出,且有机会用相对实惠的价格租用这些场所开展竞赛、演出等文化活动。
2、加强政策引导,落实乡镇新建社区的文化用地
为确保乡镇居民能在新建社区内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在确定开发商之时就明确文化用地的位置、面积、配套设施等情况,并落实到相关合同中。规划方案正式确立后,应交由居委会一份规划图纸,便于其进行监督管理。此外,明确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在新建社区施工、验收等阶段,派专人负责督导文化场地的建设情况,确保质量与面积。在投入使用之时,相关单位可组织居民代表、居委会相关负责人、专家等多方与开发商、物业开展座谈,具体探讨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活动场地的开放时间、设施与设备安装、场地维护等问题,加强施工方与使用方的沟通,力争在专家的指导下,在倾听民意的基础上,为居民量身打造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专用场地。
(二) 整合资源,建立多层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1、建立完善的文化专干队伍
从政策上说,尽最大可能给与优秀的文化专干正式编制,将其纳入村镇的行政管理队伍中,使其享有同级别的正式待遇。由于编制有限,相关部门应建立绩效考评机制,通过工作量、获奖情况、百姓投票等多种数据,对文化专干进行打分,排名最靠前的专干将有机会纳入正式编制,享受国家相关待遇。当然,纳入正式编制不等于一劳永逸,一旦考评不合格,将失去编制与待遇。从待遇上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提高文化专干的薪金待遇,并建立奖惩机制,对积极创编原创作品并获奖的专干给予奖励,对长期无作为的专干予以撤职处分。从业务水平上说,文化专干不应成为摆设,而要真抓实干公共文化工作。基于文化专干多非科班出身的情况,上级单位应定期举办文化专干培训班,以提高文化专干的业务能力与理论水平。培训班的授课内容要侧重舞蹈、声乐、戏曲等艺术门类的编创技巧,使其具备指导村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激发群众文化创作活力等技能。
2、文化馆(站)专业文艺工作者分片负责制
充分发挥文化馆(站)老师的业务特长,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文化馆(站)专业文艺工作者分片负责制。该责任制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构建村级艺术培训小组。在辅导者方面,成立教学组,师资均来自各区县文化馆(站)的专业老师,且涉及声乐、器乐、舞蹈、戏曲等不同艺术门类。在辅导对象方面,依据就近原则,成立由附近行政村(居)组成的学员小组。上述二者构成了村级艺术培训小组,保证组内学员可以接受不同艺术门类的辅导与培训,进而有利于全面提高乡镇居民的文化艺术素养。其二,构建组内点对点培训。在同一学习小组内,根据各个行政村(居)的文艺专长与喜好,指派特定专业的老师与其结成教学对子,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培训。此举类似学校的班主任制,辅导者可以全面了解学员情况,使其发挥所长,得到更好的学习与提高。
3、加快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
面对两千多万的常住人口与逐年攀升的外来务工人员,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严峻考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供不应求的问题日益严重。针对上述情况,加快首都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一方面,充分利用首都人才资源优势,丰富文化志愿者队伍。北京有着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总政歌舞团等众多全国一流专业艺术院校、文艺团体,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知名高等学府的艺术院系。引导上述单位的在校学生、教师、毕业生、退休文艺工作者等专业人士成为文化志愿者,必将切实提高首都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与素养,进而更好地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此外,文化志愿者队伍也要广泛接纳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热心公益事业的基层文艺爱好者。这些来自基层的志愿者更了解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喜好,能够更近距离地为百姓服务。
另一方面,制定文化志愿者奖励机制,激励具有文艺专长的人投身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出台相关政策,对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给予一定的补助,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予以荣誉和奖励。制作志愿服务积分卡,通过累计服务时长和次数,兑换文化活动优惠券等奖励,让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优先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三)勇于创新,开拓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思路
1、搭建平台,增设预约反馈机制
知其所需,才能送其所需。只有了解受益群体的公共文化需求与喜好,才能更好地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只有了解参与者的意见与建议,才能改进服务质量与水平。因此通过搭建数字化网络服务平台搜集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与反馈意见,显得尤为重要。上述数字化服务平台可以依托现有网络资源,在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官网中设置版块,向每一位乡镇居民免费开放。乡镇居民可以通过该平台提出自身对文艺演出、艺术培训等方面的文化需求,便于相关单位统计情况,进而为百姓量身定制公共文化服务。此外,居民可以为所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打分,并针对服务内容、演员、指导老师等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通过统计上述情况,相关单位可以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想法,便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此同时,甚至能有助于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对演出团体、师资等方面进行优胜劣汰。
2、鼓励原创,重视基层文艺骨干培养
策划、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并不是文化部门的唯一工作任务,辅导培训群众文化业务骨干、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培训等也是相关单位所应肩负的工作职能。在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的今天,加大对基层文艺骨干的培养力度,鼓励并扶持原创作品是激发群众创作热情,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经之路。
一方面,转变观念,“请出来”与“走进去”相结合,加大基层文艺骨干培训力度。对于不具备开班条件的乡镇,采取“请出来”方式,组织文艺骨干在文化馆等单位参加培训班、讲座等辅导培训。对于条件较好的乡镇,采取“走进去”方式,聘请专家和专业文化工作者进行面对面教学,帮助其提高综合文艺素质。另一方面,重拳出击,鼓励并扶持原创作品。从经费上说,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对获奖原创作品给予荣誉和奖励。从机制上说,将获奖团队及个人纳入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为其创造演出机会,扩大其原创作品的知名度,增加演员的经济收入。
3、激发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
从世界很多发达国家来看,文化已成为核心产业。美国的音像业早已超过航天工业,居出口贸易第一位;日本的动漫制造是其第二大支柱产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然而如何能将文化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是值得每一个首都文化工作者思考的。
首先,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将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支付预算,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其增长幅度超过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其次,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格局。以赞助冠名、联合主办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为乡镇居民提供更高水准的公共文化产品。
最后,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从政策、经费、场地等方面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圈。我市有着全国一流的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打造不同主题的文化产业圈将是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综上所述,相关单位及每一位文化工作者应切实维护首都市民特别是乡镇居民的文化权益,保障其公共文化活动场地的建设与使用,积极构建多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勇于开拓基层公共文化新思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首都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3、《海淀区文化建设“十一五”评估与“十二五”战略构想报告》
4、《首都特色城镇化的四个基本内涵》,孙卫,北京日报,2013.01.28
5、《论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李文杰,广西社会科学,2002(3)
6、《北京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促民生》,蔡昱 任生心,光明网,2010.01.17
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王哲,郑州日报,2013.06.04
8、《吉林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思考》,徐凯佳 崔迪,松花江网,20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