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文学艺术网
(success)

浅议家庭文化建设中文化馆的作用发挥

时间:2017-07-04 13:31 作者:whg_user01 次阅读 来源:海淀文学艺术网



摘要:家庭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场所,是维护和促进国家、民族安定团结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家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文化馆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理应发挥作用,大力开展各种家庭文化活动,营造家庭关爱关怀的文化氛围,广泛宣传健康的家庭文化教育,打造新型的家庭文化品牌战略。

关键词:家庭  文化建设   文化馆  作用发挥

 

家庭文化对一个人的人格、社会行为起着最关键的影响。一个家庭的文化建设是否健康,家庭成员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国家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政府职能的承担者,在家庭文化建设中理应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一、当前家庭情况的变化及带来的挑战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开始发生变化,以往的三代同堂、四世同堂、多子家庭已不多见,家庭的规模、功能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规模小型化

受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家庭规模都较为庞大,独生子女较少,且家庭成员习惯住在一起,三代或四代同堂。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今天的家庭在数量上大为减少,特别是城市里的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多数,单亲家庭、单人家庭以及空巢家庭也日益增多,这些现象的出现,给家庭文化建设带来许多新的课题。

2.老龄化的到来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受现代文化宣扬人格平等、崇尚个性自由的影响,年轻人尤其是住在城市里的很多人结婚之后不愿意跟老一代住在一起,长期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老一代还不习惯这一变化,他们感到亲情的孤独,年轻一代在忙于事业与营建小家庭的同时往往忽略对双亲的照顾,但在精力或经济出现困难时又习惯于求助双亲。这种付出和回报的不对等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落差。很多老年人长期独居之后,逐渐脱离社会,每天与电视为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孤独、离群索居,有人因此而患上了抑郁症。

3.生育大龄化

由于社会节奏变快、竞争加剧等原因,年轻人结婚较过去晚了很多。晚婚晚育已成为普遍现象。即使结婚之后,很多人出于种种原因,不要孩子或非常晚才要孩子,结果是人口出生率下降,而由于较晚才要孩子,家长容易对孩子特别溺爱,在家庭教育上容易出现不够理性、较为溺爱、放纵等情况发生。

4.家庭关系的功利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的人们与金钱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社会,各方面都需要金钱付出,没有钱寸步难行。这些问题的存在,难免也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关系,比如社会上出现一些啃老族,很多人结婚买房就耗去了父母大半生的积蓄,而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争夺家产闹得不可开交的现象也常有发生。跟以往相比,当今的家庭关系更趋于功利化。

总之,随着人口转变和经济社会转型,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家庭规模缩减,居住分散,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升高,家庭在婚姻、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引导家庭进行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家庭的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发展能力和幸福指数。

二、当今家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受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的冲击等原因,家庭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对家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家庭是人生的归宿,是躲避纷繁复杂外界的最后避风港,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生儿育女和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这使得家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隐秘性。目前,大多数个体家庭的家庭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自己理解和把握状态,家庭文化建设是否健康,他人无从得知,社会也无从介入和监管,有的家庭甚至成为传播不健康文化乃至藏污纳垢的场所。

 二、极少数家庭的文化建设走向偏颇、错误的道路。在市场经济冲击以及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影响下,一些家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文化行为失当、文化精神缺失的问题。比如有人一味地追求享乐,不择手段获取物质利益,甚至损害家人、亲戚利益;一些人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遗弃、虐待家庭成员,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破坏家庭、邻里与社会和谐;极少数家庭缺乏人性、亲情和爱心,对家人漠不关心,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一些人只顾吃喝玩乐,对家庭只求索取,不谈奉献,家中矛盾纷呈、家无宁日;有的人追求醉生梦死,吃喝嫖赌吸毒,造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还有的家庭疏于对子女管教,一任子女沉溺于网游、网恋以及各种不文明、不健康短信的传播,成为问题少年;也有的家庭对子女过于溺爱,造成子女性格自私、生活过度奢侈等等。

  三,对家庭文化建设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有效载体。尽管国家也在倡导家庭文化建设,但是家庭空间相对私密,家庭文化建设的情况外人不得而知,也不好指导,各级政府部门也还没找到合适的且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及有效载体来引导群众进行家庭文化建设。许多家庭的家庭文化建设还处于盲目和随意的状态。

   三、文化馆在家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家庭文化建设不仅是各个家庭所需,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文化馆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处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最底层、最前沿,是政府为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承担着改善文化民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职责,在家庭文化建设中,理应发挥作用。从文化馆这一层面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大力组织开展面向家庭的文化活动

在长期的群众文化服务过程中,文化馆与群众关系密切,也最了解群众的文化需要。因此,在家庭文化建设中,文化馆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精神,开展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比如举办以舞蹈、歌唱、书法、绘画、摄影、剪纸等家庭才艺表现形式的家庭艺术节,开展家庭演唱会、家庭烹饪比赛、经典诵读、家庭剧场等内容新颖、富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活动,鼓励不同层次的家庭都参与到活动中,使家庭成员的才华得以充分显露,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满足,使整个家庭从活动中获得高雅丰富的生活情趣,从无意识的单纯娱乐转变为有意识的自我教育。

以海淀文学艺术网为例,馆内每年举办如夏日文化广场、新春室内文化庙会、风筝放飞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通过精彩的文艺表演,吸引老百姓扶老携幼,以家庭为单位,一起欣赏文化大餐。每年的新春室内文化庙会,设立谜语竞猜、皮影表演、插花等有趣的节目,吸引周边很多家庭拖家带口前来游玩,过年到文化馆参加庙会已经成为海淀区很多家庭的保留节目。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陶冶人们的性情、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2.倡导关怀关爱家庭的浓厚氛围

针对当前社会上一些人道德滑坡、家庭成员关系疏离、得不到关爱等现象,特别是留守儿童、空巢、孤寡老人、失独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开展募捐、互助、文化慰问等活动,号召有爱心的人士一起走进千家万户,帮助困难家庭走出困境和心理阴影,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精神和物质上得到宽慰。比如海淀文学艺术网每年开展“同心圆 深海情”主题的慰问演出,给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去关爱和温暖,传达党和政府对老人的关怀与慰问,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关爱家庭的浓厚氛围。

3.号召社会各界协同作战

家庭文化建设是长期的系统工程,仅靠文化馆一己之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携起手来,一起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比如联合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妇联、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的社会团体,开展如亲子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父母沙龙、爷爷奶奶沙龙、家教公益讲堂、家庭道德与文明礼仪、婆媳交流会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联合举办,扩大活动声势,把家庭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千家万户形成夫妻和睦、孝老爱亲、邻里融洽的良好氛围。另外,还可以招募一大批文化志愿者,深入社区、深入老百姓当中,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老百姓提供需要的文化服务。

4. 广泛宣传健康的家庭文化教育

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以及文化艺术培训的同时,还应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各类家庭典型,展示家庭文化活动成果和广大家庭的幸福美好生活;或搭建文化交互平台,展示家庭文化作品,吸引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投票评选优秀作品;或在网上开展优秀家庭评选;或倡导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引导人们注重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或号召人们重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建设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传播和谐和美的家风,营造温馨、多彩、勤俭、向上、好学的家庭文化氛围,促进家庭和睦美满,改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树立先进典型,打造新型的家庭文化品牌战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社会中有许许多多治家有方、教子有道,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家庭,也有许多遇到困境仍然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家庭。文化馆应注意发掘和宣传方方面面的家庭典型,尤其是那些既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家庭典型,开展诸如“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好婆媳家庭“和谐幸福家庭”、“十佳文明家庭”等优秀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发挥道德模范的影响、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激励群众进行家庭文化建设。另外,积极探索创建家庭文化品牌,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家庭文化品牌。

  总之,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繁荣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导性业务,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引领千家万户建设讲家德、树家风、重家教、富有人情味、充满文化味的和谐家庭,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吴均生,《新农村家庭文化建设的思考》,《大众文艺》,2003

2. 易银珍、 文宁,《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研究》,《湘潭大学学报》,20 13 7 月。

3. 任超荣、宋彩凤,《营造家庭文化环境 提升孩子人文素质》,《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