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全体馆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11月2日下去,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单簧管、萨克斯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爵士音乐家协会理事刘建民老师受邀前来为海淀文学艺术网全体馆员讲授《如何欣赏交响乐》。
刘建民老师从西方交响乐团的编制讲起,向馆员们普及了管弦乐团的几大声部组成、阵容、乐器构成、每个乐章奏鸣曲式特点等,并向馆员介绍了交响乐之父——海顿的生平事迹、主要代表作。为了让大家对交响乐各声部和乐器有深刻的印象,刘建民老师在讲课中穿插播放了巴赫的《音乐的奉献·六声部赋格》、《逆行卡农》、《g小调赋格》等乐曲,让馆员们对交响乐的各声部和乐器发音特点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讲座中,刘建民老师指出,交响乐没有那么晦涩难懂、令人生畏,很多中国人之所以对交响乐不太了解,不知道如何欣赏交响乐,是因为中国古代音乐侧重单旋律的线条性,讲究齐唱、齐奏,中国人对音乐的认知是修身养性、阳春白雪,而西方交响乐则侧重复调、赋格,多旋律,讲究科学性,协同演奏,再加上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熏陶和训练,致使国人对复调音乐分辨能力不高。要想提高交响乐欣赏水平,应该静下心来多听、多领悟,听名家演奏的名曲,耐心多听几遍,慢慢地就能理解了部作品的结构和创作思路。
刘建民老师还用钱学森、袁隆平、爱因斯坦、复古生等人作为例子,指出这些科学家不仅科学成就突出,同时也是音乐爱好者,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往往可以产生强大的创造力。音乐是用耳朵计算的科学,音乐不仅是艺术,更是训练想象力、训练大脑五感系统灵敏度必备的手段,音乐在空气中形成立体交织的音波,可以锻炼听觉系统的辨识力,激发人的左右大脑的协调能力。因此,音乐对教育的作用,以及对民族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为期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全馆人聚精会神、认真聆听,学到了不少交响乐的知识,不少同志课下还围着刘老师,跟他一起探讨中国交响乐的现状以及孩子的音乐教育问题,大家收获满满,又意犹未尽。
(海淀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