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Open
Loading Please wait Loading Please wait Loading Please wait Loading Please wait Loading Please wait Loading Please wait

心理学家:坏人最容易盯上的,不是穿着暴露和长得好看的女人

施暴者的犯罪行为的驱动一般与犯罪成本(Cost of crime)与犯罪动机(Criminal Motive)息息相关,

而犯罪动机是犯罪行为产生的直接驱动力,其形成受个体需求、情感状态和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并且一般犯罪动机往往离不开犯罪成本评估。

不过在某些时候,反社会人格的罪犯没有任何动机,因单纯地满足自身快感而施暴(无冤无仇,无亲无故);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女性衣着往往与受害概率不存在明显关系。

而一般罪犯的动机会与受害者的着装与环境带来的低犯罪成本相关;

当受害者给予施暴者低犯罪成本时,施暴者的犯罪动机会大幅提升,进而触发犯罪行为。

穿着普通,存在感极地

相比于穿着暴露,长相好看的女性来说,穿着普通的女性,往往在人群中没有记忆点,很容易被旁人忽视,而这种忽视就给了罪犯可乘之机,

忽视会带来犯罪成本的降低,没有人会刻意在意一个普通人的安全状态;

而着装暴露,打扮精致的女性很容易吸引他人的瞩目,这种瞩目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罪犯在施暴时,往往会进行相应的行为评估,这种评估的本质就是社会交换(Social Exchange)的形式;

当行为的风险>行为的需求满足时,他们会放弃犯罪行为,因此他们更愿意对衣着简单,存在感极低的普通女性下手。

2023年,瑞典犯罪预防委员会分析了十万起性侵案件,结果显示冬季发生性侵的概率比夏季高17%;

这极大地佐证了罪犯的犯罪行为往往与女性衣着是否暴露无关,而是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着装普通带来的低存在感与低犯罪成本等。

弱势型肢体语言

前文中提及到犯罪行为往往与犯罪成本有关;

除了着装上的低存在感会给罪犯低犯罪成本的评估结论外,被害者本身的肢体语言也会影响到罪犯的犯罪评估过程。

来自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项研究显示,让性侵罪犯观看不同穿着女性的照片时;

结果显示:在选择目标时,肢体语言(低头、蜷缩)比衣着暴露度影响大3倍。

因为这些肢体语言会给人以弱势的形象,当罪犯感受到受害者的弱势时,会评估其犯罪成本较低,并且在犯罪过程中容易得逞;

弱势往往代表着较好控制,代表着反抗力量不强,因此这些特质会在无意中触发施暴者的犯罪动机。

因此,从某个角度来说,犯罪心理学其实就是对人性的洞悉,人性中的欺软怕硬,欺善怕恶是无数恶性的根源。

然而有时候时候受害者也会成为被批判的一方;

人们会谴责她们衣着暴露,谴责她们不去反抗,对于施暴者却置若罔闻;

无论何时受害者不应该成为被谴责的对象,本质上来说,施暴者才是一切恶的根源。

古语有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面对未知环境时,有必要规避一定的自身可能带来的风险,这并不是“受害者有罪论(Victim Guilty Theory)”,而是最大程度的自我保护;

比如一个人的时候尽量不要单独去人少的巷子,单人行动也尽量避开深夜;

自我保护并不代表施暴者就无罪,只是源于我们与恶的距离,并非肉眼可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Posted in 声优专区
Previous
All post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