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文学艺术网

【苏一二单槌大鼓】历史渊源


苏家坨单锤大鼓,是一项活跃在海淀山后地区、至今仍然流传的、为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世代传承达300年以上。追根溯源,据老辈人讲,苏家坨单锤大鼓会早年从门头沟下苇甸地区传入,从清朝至民国时期,苏家坨大鼓会尤为活跃,每逢庙会时,苏家坨大鼓会的成员便会身着大红色的服装,身挎大鼓,率二十多人的队伍,到妙峰山、三义庙、涿州、阳坊庙、太舟坞庙、石寓庙等寺庙,一路上锣鼓喧天,会旗招展,遮道而观的群众更是人山人海,不计其数;在当时贫乏的物质条件下,苏家坨单锤大鼓会是人们不可多得的娱乐盛会,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在清朝时,大鼓会还曾多次架起大鼓,率领民众到黑龙潭龙王庙求雨,表达当时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据至今仍健在的边志龙、张全、李生等三位老人口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京北地区活跃着十八档会,包括高跷会、狮子会、棍会、开路会、小车会等,苏家坨单锤大鼓会是十八会档之首。据老人回忆,当时活跃的大鼓会成员有陈万发、边文斌、王文海、边文宽、李瑞、张德宽、边文生、张中、陈中等,他们将八面大鼓打遍方圆百里,“大鼓惊天地,镲子响连声”,时人无不知晓。每到妙峰山进香季(阴历四月初一到十五)和其他庙会,苏一二大鼓会都要打起开山大鼓,正所谓“鼓声响起春回大地,普天同拜带福回家”,“斋饭吃过八十里,会旗打到十八村”,大鼓会所到之处喜庆连天。

建国后,苏家坨单锤大鼓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在一九五八年十三陵水库建成庆典大会上,苏家坨单锤大鼓会更是独领风骚,在当时会头边德生的率领下,代表当时海淀山后地区的其他十八档会,参加了十三陵水库修建落成庆典大会,并且在庆典大会上表演出色,深受喜爱,受到当时北京市政府的表彰和嘉奖,现场奖励大鼓八面和镲子十二对儿以资鼓励。

苏家坨单锤大鼓会与其他地区的大鼓,如太平鼓、腰鼓等不同,首先,苏家坨单锤大鼓只有一个鼓槌,这与太平鼓等有直接区别;其次,苏家坨单锤大鼓大小适中,直径约一米,高五十厘米,虽然在绝对大小上,苏家坨单锤大鼓并不算大,但是苏家坨单锤大鼓还可以跨在身上,一边行走一边打鼓,既要行走又要打稳更要打准,这就充分体现出了苏家坨单锤大鼓的特色:行走时可以打鼓,到了目的地,放下大鼓继续表演。

相传大鼓会为何是单锤还有一段来历。

    在很久以前,一个深山老林里住着几户以狩猎为生的人家,其中的一家,家里养了两头牛。主人时常拴在门前两边带着铁砧子的树墩上。时间久了,树墩中间变空了,主人就把树墩当做牛槽来喂牛。有一天主人发现牛不见了,主人很着急,四处寻找,猛然抬头,发现远处一只老虎正在吃牛,主人就冲上去和老虎搏斗,结果虽然老虎被赶走了,牛被猛虎咬死,主人也伤了一只胳膊,无奈之下,只好含着泪抬牛回去。回到家后,把剩下的牛皮蒙在门前的树墩上,时间长了,牛皮干燥后很坚固,拍打在上面咚咚作响,声音很好听。后来主人将树墩子砍下来,将树墩子的另一面也蒙上牛皮。这就形成了双面牛皮大鼓。再把栓牛用的两个砧子,拴上绳子,一个人就能挎起鼓来。又因为主人与老虎搏斗时伤了左臂,只能用右臂打鼓,这就形成了单锤大鼓。在深山老林中,如果发生猛兽伤人时,大家就打起大鼓,用鼓声驱赶猛兽。有的人在老林中迷了路,听到鼓声也能顺利的走出来;哪家有灾难时,也会用鼓声驱鬼送神辟晦气。每逢庆典和喜庆丰收时,都少不了这项民间活动来活跃气氛,鼓舞人心。由此使得单锤大鼓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一直流传至今。苏家坨单锤大鼓的历史,生动地展示了古代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体现了音乐在人们生活中作用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