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是用灯光将雕刻成彩色的皮影人映照在影窗上,由艺人持杆操纵并配音伴唱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俗称“影戏”。初步考证,金开始,皮影艺术在北京地区开始出现,到清朝中晚期北京的皮影艺术达到鼎盛。并开始进入宫廷、王府演出,成为当时上流社会消费的娱乐形式之一。
北京地区的皮影艺术,雕刻制作风格独特,影人“脸谱化”明显,与昆曲、京剧有所融合,唱腔优美,音乐柔和,很适合室内宴会娱乐表演,旧时称“堂会”。历史上皮影艺人地位比较高,归为“中九流”第四位,远高于“下九流”的多个行业。资料显示,满清贵族很喜欢皮影表演,如位于海淀区的礼亲王府(后来的乐家花园,今天的白家大宅门饭店)就曾经专门设过皮影戏班子。但是,曾经进入宫廷表演,并且在民间流传有“皇家皮影王”说法的皮影戏班子,只有“皮影王”(王家班)。
一、历史渊源考证
清代“皇家宫廷皮影艺术”的代表——“皮影王”(王家班)曾经进入清朝宫廷演出,这个辗转迁移河北、山东,最后又回到北京的皮影戏班子“皮影王家班”五代人的经历,基本呈现出了当时的“皇家御用皮影戏班”100多年前活跃在宫廷、王府的情形。
清代皇家宫廷皮影艺术“皮影王家班”创建人为甘肃垄东一带人士,祖籍甘肃。这个班子的创立与清朝晚期的一位西北名将董福祥有密切关系。
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太后60大寿(考证为1894年),西北的一个武将(后考证为董福祥,甘肃籍)进京,带来了一个影戏班子来给慈禧演出祝寿。戏班中的年轻艺人王炳义(约1850年—1910年左右),因为家庭贫困,演出结束后便留在了京城。此人后来组建了“王家皮影戏班”。
以上主要根据“皮影王家班”第三代传人王克宗(2008年去世)口述结合资料推断整理。
2002年王克宗跟第五代传人讲:“咱们祖上是陇东的。光绪年我爷爷跟影戏班子进的京,跟着一帮马队。说是戏班子五六个人坐着一个大轱辘车,拉着响器、影箱子,路上走了四五天。我爷爷他们不敢多问。就说是一个姓董的军门老爷要班子到京城来唱戏祝寿。”
“我爷爷当时媳妇死了没娶。在班子里算年轻的。到了京城歇了几天,被叫去一个大园子里唱影,阵场很大,很多官老爷。后来我爷爷才知道,是给太后老佛爷60大寿唱的。一出戏没有唱完,就给了赏银”……过了年,开春后,又叫去园子里唱。有几回,一来二去,我爷爷就跟宫里传戏的熟悉了,后来还去唱过几次,并叫勤候着,说老佛爷说“唱得还行”。还赏赐给了我爷爷园子的“出入牌”——我小时候还见过,木头的,挺沉的。不唱影了,没当玩意儿,后来不知道啥时候丢了…”
“后来,咱们家在西山落了脚。转年把我爸爸你们太爷,也带到了北京,当时十来岁,妈早没了……,就跟我爷爷学唱影,还让他学滦州戏,我爷爷喜欢啊——要不他也不能留到北京。那时侯咱们家就自己带班子了。王家班,“皮影王”就是那时侯叫出去的。我83年回北京,西山下的老百姓还有记得“听得皇家皮影王,三更半夜不上床”当年的老话哩……”
根据王克宗的讲述,查阅资料后基本可以确认以下史实:
1、1894年冬天,年轻的皮影艺人王炳义和他所在的皮影戏班子,跟随当时刚刚在平定西北叛乱中屡立战功的甘肃提督董福祥进京,为慈禧太后拜寿。(《光绪朝东华录》第3320页)慈禧太后生日为十月初十,当时北京应为隆冬时节。
2、在甘肃提督董福祥的推荐下,皮影艺人王炳义和他所在的皮影戏班子,到颐和园为慈禧太后和王公贵族进行了表演,并受到赏赐;
3、皮影艺人王炳义进京演出后,没有再回甘肃老家(主要可能是因为老家贫困)并后来组织了皮影戏班子“王家班”,主要活跃在西山一带民间,并不时进入皇家园林、宫廷演出。
4、由于当时慈禧太后的宠臣、红人甘肃提督董福祥推荐,影戏班子“王家班”后来多次进入颐和园演出,并受到慈禧太后赞赏。
5、“王家班”第二代传人王瑞(十几岁)已经从甘肃老家来到北京,并开始跟班子学习影戏表演。
6、皮影艺人王炳义不但擅长甘肃皮影戏,而且喜欢滦州(现在河北唐山一带)皮影表演,并开始研究学习。